年輕人,為何你這么“喪”?
時間:2018-08-01
近幾年,“喪文化”席卷而來,網(wǎng)絡上各種負能量段子充斥著每個人的眼球,“葛優(yōu)躺”、“身體被掏空”、“我差不多是條廢柴了”等等網(wǎng)絡熱詞逐漸流行開來。而最近,網(wǎng)絡上又出現(xiàn)了一種“佛系文化”,許多90后自詡“佛系青年”,并自稱自己淡泊名利、無欲無求、不卑不亢。 十多年前,當90后還處于課堂學習階段時,社會上弘揚“勤勞苦干”的精神,90后們理想豐富,朝氣蓬勃,會因為父母老師的一句表揚而歡喜雀躍然而。然而到了如今,90后踏入社會了,卻開始“自甘墮落”起來,生活漫無目的,日子得過且過,夢想一去不回,陷入頹廢與絕望中難以自拔…… 年輕人,為什么你這么喪? 1、喪,是逃避的表現(xiàn) 有人說,“喪”和“宅”是年輕人對這個世界溫柔的抵抗。其實,我認為說得不太對,一個人對一件事的抵抗,從來都不是靠負面情緒來表現(xiàn)的,與其說“喪”是一種抵抗,不如說是一種逃避。 90后剛踏入社會不久,起初時,他們懷揣著一腔熱血,暗自鼓勵自己定要干出一番事業(yè)來。然而,一段時間后他們發(fā)現(xiàn),在社會這個大環(huán)境里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手段,每個人都聰明圓滑,要想成功,就得付出百倍的努力。 于是,90后開始發(fā)奮、開始努力,以求變得更強。然而,他們又發(fā)現(xiàn),很多事情,不是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到的,即使自己撞得頭破血流,現(xiàn)實也不會給你一丁點反饋。身處職場屢屢受挫,雖然滿腔熱血,卻因不懂人情世故而不受人待見;經(jīng)驗不足,也總是被人呵責、怪罪。久而久之,他們發(fā)現(xiàn)自己真的一無是處…… “一而再、再而三,三而竭”,一次又一次的打擊,他們想到放棄,但又不甘于放棄,于是想到逃避,便逐漸變喪了起來。這種應對方法看似在規(guī)避了麻煩,卻暗含著巨大的災難。 如果繼續(xù)這么喪下去,人會變得越來越氣餒,越來越自卑,曾經(jīng)的滿腔熱血蕩然無存,沒有勇氣邁出前進的一步,永遠原地踏步,最終形成“混吃等死”的狀態(tài),人生也就毫無意義。 2、宅,讓人越變越喪 這些生活失去目標與希望的90后“喪人”,往往不喜歡與人交流,遇到一點困難,便覺得天要塌下來,害怕去競爭,害怕失敗,害怕面對。于是,每到休息日,他們寧愿宅著,將自己封閉于一個小角落里,不肯面對外面的任何一切,并且逐漸變得越來越宅。 前兩天與一90后朋友聊天,問她平時周末去哪里玩,她回答說,哪兒也不想去,周末就想在宿舍里躺著玩手機。當問她為何不出去找朋友玩,她回答說,走路很累,在外面與人打交道也沒勁,只要有網(wǎng)絡,在家里“躺尸”就是最好的娛樂方式。 心情喪的人大都喜歡宅,但也有很多宅男宅女表示,宅了這么久,感覺自己越來越懶了,做什么事也提不起勁,比之前更喪了,看什么事情都很悲觀,就連與人說話都變結結巴巴的了,朋友逐漸變少了…… 由上可知,越喪則越宅,越宅則越喪,最終造成惡性循環(huán)…… 其實,喪,只是人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經(jīng)歷的負面情緒,平時偶爾喪一下無所謂,但如果經(jīng)常喪下去,則會陷入絕望的泥淖中無法自拔。這個時代不好也不壞,這個社會雖說競爭很大,但機會也很多,不必糾結,邁向陽光的第一步,比什么都重要。